(通讯员 李光钊)近日,“文旅融合与创新实践”微专业《研学旅游》课程从“三农”国情教育、会议交流、乡村访学等方面展开了“三农”研学版块系列教学与实践活动。
10月20日,天津市市委农办秘书处二级调研员杜玉祥走进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研学旅游》课程,为“文旅融合与创新实践”微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主题为《乡村研学概述与“三农”基本国情》的讲座。该活动由《研学旅游》课程负责人于海波副教授主持。
杜玉祥介绍了乡村研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数据翔实地论述了我国“三农”国情的基本特征。他指出,“三农”工作重心已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研学对于推动现阶段的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提升教育效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文化传承,四是增强环保意识。
11月9日,课程师生参观走访了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并参加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和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第八届“小穿论坛”。于海波老师在论坛上对课程开展的“三农”研究、知识建设和乡村服务工作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传承推进蓟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11月10日,课程师生前往津南区小站迎新旅游度假公园,调研乡村研学旅游。天津市迎新嘉年华运营主管王帆女士接待课程师生并介绍了迎新村乡村振兴和度假公园建设发展的相关情况。
师生合影
本次农业研学系列教学、交流和实践活动丰富了《研学旅游》课程的农业研学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交流和实地学习机会,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与视野,提升了教学效果。